苏州三中中美融合课程-简介

来源:互联网 作者:新航道国际高中网编
5月11日,苏州市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基地揭牌,正式落户苏州市第三中学。苏州三中与美国加州汇点高中联合开设“中美融合课程实验班”,这是苏州唯一一个纳入计划内招生的国际课程实验班,2019年为加强国际教育融合增设A-Level课程,课程中心正式更名为“苏州三中融合课程中心”。
 
从英语情境教学到探索双语教学,从开办国际课程项目到探索多语种办学特色,从增名“江苏省苏州外国语高级学校”到建成江苏省多语种课程基地,再到苏州市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基地的落户,苏州三中自创办以来百十年,始终向着自己的办学特色砥砺前行,教育国际化不断取得新的突破。
教师“善耕”,对每一个学生负责
 
今年5月4日,苏州三中陆家慧老师被评为“第二届苏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十大杰出青年教师”,并作为代表在表彰会作了《分享成长 拥抱幸福》的发言。陆老师说:“我热爱课堂,课堂就是我的舞台。”
 
陆赟老师班上有位学生叫王史杰,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较差。陆老师发现这个学生情商高、爱打球,于是耐心做思想工作,帮助他改掉不良行为习惯;发挥他的特长,让他做体育委员,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。经陆老师一年耐心而细致的教育,这位学生进步很大,最后被评上“优秀毕业生”,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。

这两位老师是苏州三中老师团队的缩影,博学、儒雅、敬业、厚生、负责……这是苏州三中的教师在家长和学生心中的印象。苏州三中教师涵蕴百年文化,“对每一个学生负责”的精神代代相传。“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”是他们的教育信念。
2015年,学校建成江苏省多语种课程基地,倡导“生态、体验、融和、创新”的理念,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、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。录播教室、同声传译室、演播教室、法国文化研究室、茶道教室、日本文化研究室、英美澳文化研究室、德国文化研究室、名师工作室、课程开发中心、文化长廊等一应俱全。
 
苏州三中多语种课程基地带动了学校的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,慧成实验、慧成计划等一批项目应运而生,倍受青睐。国家课程校本化、校本课程体系化、语数外课程分层教学、选修课程走班化等改革稳步推进,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 
学校国际化办学程度越来越高,与日本的千叶市立高中、法国的巴托尔蒂中学、法属留尼旺岛圣查理中学、德国的卡滕贝格文理科中学等学校国际交流频繁;澳大利亚“优飞班”、日本的“中日小大使”、德国的“学校塑造未来伙伴”、加拿大伦敦国际学校、美国南麓私立学校等国际项目,为学生搭建了多元成才的“立交桥”。
早在1976年,苏州三中建立中学地震测报站,逐步建立以地震科普教育为龙头、多学科结合的科技创新教育体系,并被国家地震局命名为“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”。2005年,学校成功举办第二十八届国际科联大会分会场活动,温家宝总理亲笔批语:“希望学校把科技活动继续搞好,使青少年热爱科学、勇于创新的风气推广开来。”

学校还建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苏州市第三中学科普教育基地,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夏令营。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屡获大奖。2006年,为表彰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突出成就,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编号5013小行星命名为“苏州三中星”,全国极少中学获此殊荣。
面向苏州大市,凡符合苏州市高级中学学校招生规定的苏州市初中毕业生均可报名。 苏州市临顿路谢衙前14号,苏州市第三中学。
Baidu
map